今天小易跟大家聊聊,有一種孩子原生家庭的生活環境——爸爸或媽媽的脾氣很易怒,常常因為小事動不動就發火,而且很難克制自己的情緒。孩子從小在爭吵和戰火中成長。
這種情況想來各位看官也不太陌生了。在小易我小的時候就經常聽說某些小朋友的父母非常易怒。這種易怒,在路上叫做路怒癥,在家里我們就叫它 家怒癥 吧。
這種“家怒癥”其實并不罕見。平時上班時面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,回家時看到很懶散的愛人,不得不面臨孩子頑皮的一地狼藉,剩下一點空余時間還得給孩子輔導作業,一日三餐逃不掉的壓力,一成不變的生活,對現實狀態的不滿等等,都讓當代成年人這顆脆弱的心臟小火苗一點就著。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還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,有什么活也很少往孩子身上撒,但是有的時候泄露出來的一些怒氣,以及夫妻之間的爭吵誤傷到孩子,對孩子有什么樣的影響呢?
“你有話不可以好好說嗎?為什么要哭?”父母有時候會這樣質問孩子。孩子是非常敏感的,他覺得父母情緒不對的時候,哭是難免的。
于是孩子哭的更加厲害。家怒癥父母和孩子進行無聲的對抗,最后終于一方妥協而解決。
其實倒談不上是父母對孩子的虐待,但是這種自帶脾氣的易怒,卻是常常發生的。那么常在這種原生家庭下長大的孩子,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?
沒有過因為脾氣上頭對孩子發火的經歷嗎?
——一方向二,變得很自卑
在一些父母非常情緒化、喜歡發脾氣的家庭里,孩子很容易會演變成喜歡不斷道歉的性格。
在潛意識里,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,都非常容易給他人造成困擾,如果別人一直看表,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耽誤了別人的時間;如果別人嘆了口氣,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讓別人難辦了。
甚至于,就算是別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同,或者是自己被指責的時候控制不住眼淚,都會下意識的道歉。
長期處于指責的環境里,孩子很容易變得缺乏自我,忽視自我的感受。
他們會下意識的討好每一個人,設法變成對方喜歡或者想要的模樣,從而贏的對方的好感。
因此,他們會變得難以承受任何來自對方的微小打擊,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這樣付出,卻依然得不到對方的認可。
他們的骨子里非常渴望愛,得到一點關懷就能夠感動很久,所以成年后在感情問題上也更容易出現坎坷。同時還非常缺乏安全感。容易懷疑多慮以及造成多年的心理陰影。
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,各位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哦。